![河北都市网](upload/logo/396.png)
“不好了!不好了!有人跳楼了。”
惊慌的呼救声,在深夜显得格外刺耳。
没有人能想到,在距离高考还有100天的时候。
一位高三学霸考生,选择用跳楼的方式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林嘉文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,他妈妈是小学老师,外公外婆教中学理科,爸爸在法律学校工作。
林嘉文一上学就成绩拔尖。课余时间喜欢跟家人窝在电视机前看《百家讲坛》。看着看着,他对节目里那些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他老缠着父母买历史书。别的孩子还在看小说漫画,他已经开始看《三国志》、《资治通鉴》了。当然了,他年纪小,有些历史知识还是难以理解,得查阅资料才能弄明白。
换做别人,看到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肯定早就放弃了。林嘉文可不一样,越是不懂越想钻研。遇到实在想不通的,他就虚心请教家人。家里人也特别支持他这个爱好,有问必答。
日积月累,林嘉文的历史知识越来越丰富。他理解和积累知识的能力悄悄超过了同龄人,甚至连中小学历史老师都比不上他。
上初中那会儿,每次历史课上,老师的目光总不自觉地往他那瞟。原因很简单,林嘉文总能从老师讲的内容里找出纰漏,还大大方方地当场指出来,把老师们都吓了一跳。
就这样,凭着对历史的热爱,初中时期的林嘉文把多年积累的知识一股脑儿写了出来。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,完成了人生第一本书——《当道家统治中国: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》。
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把汉代初期的历史讲得清清楚楚。在他看来,写这本书没别的目的,就是为了好好学习,培养看书做笔记的习惯。要知道,他才十六岁啊,就写出了别人三十岁才能写出的东西。
两年后,高中生林嘉文再次震惊所有人,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《忧乐为天下:范仲淹与庆历新政》。这一次,他从幕后走到了台前。
身份曝光后,史学界的专家们纷纷称赞他是历史界难得一见的奇才。他的高中历史老师刘雅雯感慨道:"有这样的学生,压力太大了。"
可惜的是,人们没等来林嘉文光明的未来,反而迎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......
大家都说天才往往是孤独的,也许林嘉文就是这样的。他的思想远超同龄人,根本找不到说得来的朋友。随着年龄增长,跟父母的交流也变得极少。
思想层次太高,跟同龄人没啥共同话题,钻研得越深,就越孤独,懂得越多,也就越孤僻。
林嘉文最在乎的就是悄悄地把爱好一直延续下去。可现在,他引以为豪的学术成果成了大家讨论的重点,所有人把他捧上神坛,他也越来越焦虑。
在林嘉文眼里,自己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员,不是什么神。那些铺天盖地的言论,不管是好是坏,就像一根根刺,把他唯一喜欢做的事给践踏了。
他整天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对,会被说得一无是处。长期处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,林嘉文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。
刚开始家里人没当回事,觉得找医生看看,吃点药就没事了。毕竟林嘉文表面看起来挺正常的。
谁知道这一切都是他装出来的。自从被捧上神坛,他就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了,对未来也不再期待。那些药根本治不好他破碎的心。
2016年,林嘉文新书出版两个月后,18岁的他看着跟平常一样在备战高考。可实际上,他的内心早已支离破碎,强装镇定地撑着自己。
然后有一天,他把窗户推开,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,毫不犹豫地从十八楼跳了下去。就这样,这颗冉冉升起的星星,用这种方式陨落了。
林嘉文的离去,可把他爸妈伤透了心。白发人送黑发人,这种痛谁受得了啊?
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,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天才儿子,说没就没了。林嘉文才18岁啊,人生才刚开始,到底是什么将他逼到这个地步的?
等刘雅雯老师把林嘉文写的遗书公开后,事情的来龙去脉才算是水落石出......
林嘉文在信里写道:“未来对我没啥吸引力。单说平常的生活,我能想到自己使劲能做到的所有事儿,也早就明白自己永远跨不过去的那些坎儿。真没啥意思……”
原来在林嘉文眼里,这辈子已经看到头了。对他来说,未来毫无吸引力,人间也没啥值得留恋的。
林嘉文开始琢磨要不要离开这个世界。在他心里,唯一给他尊严和尊重的是高中历史老师刘雅雯。于是,他给老师写了一封三千字的信。
信里不光写了他对老师的敬重,还叮嘱爸爸妈妈早点从悲伤中走出来。他说自己没法融入这个世界,觉得很遗憾,向所有人真心道歉。